首頁 ﹥ 最新消息 > 資訊交流 > 工業用冷卻水系統之概念(二)
工業用冷卻水系統之概念
二、水垢沉積物
當冷卻水循環使用時水氣蒸發,水中所含之溶存固體物濃度因而升高;或系統中溫度過高水溫上升使溶存固體物溶解度下降時,即會產生水垢。如鈣離子、鎂離子、鐵離子、錳離子、二氧化矽,當水加熱時,其溶解度降低,碳酸鈣等水垢便易自水中析出。因此熱交換器表面較系統其他部份更易產生水垢,導致熱傳效率降低。
水垢沉積物的形成常帶給系統莫大的困擾,如降低熱交換器之熱傳效率及水流速度,並加速微生物繁殖及沉積物下方管路腐蝕等。
最常見之水垢沉積物有以下幾種:
1.碳酸鈣:鈣離子在冷卻水中常以碳酸氫鈣之型態存在。當冷卻水因受熱或PH值提高時,碳酸氫鈣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及碳酸鈣之水垢沉降。碳酸鈣是冷卻水中最常見之水垢,在水中之溶解度相當低。
2.硫酸鈣:溶解度較碳酸鈣高出100倍,因此形成硫酸鈣水垢之機會較少,但一旦形成,則非常不容易清除。
3.磷酸鈣:磷酸根與鈣的溶解度均相當低,常會結成淤泥沉積。低濃度的正磷酸根對於冷卻水系統並無害,它能在陽極表面形成薄膜抑制腐蝕反應。
4.鐵鹽及錳鹽:鐵亦為管路腐蝕之產物,水中之溶存氧即與之反應而形成沉積物。
5.矽化物及矽酸鹽:矽能與鈣、鎂形成不溶性之矽酸鹽沉積物。一旦形成甚難去除。